我国钢铁行业本轮下行成因与应对分析

来源: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  发布时间:2022-10-31

一、我国钢铁行业已进入第六次下行周期

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,发达经济体普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提振本土经济,但也给后续通胀危机埋下隐患。2021年,全球经济增速放缓、国外通胀危机不断累积、能源供需缺口逐渐增大,导致包括钢材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。

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同样出现较大幅度波动。当年行业利润达3524亿元(钢协会员企业利润),创历史新高,但12月全行业亏损;钢材八大品种平均价格从1月份的4870元/t 大幅上涨至5月份的6139元/t(其中5月第二周高达6744元/t),后又在12月降至5235元/t 。11月份,受疫情、能耗双控特别是地产“暴雷”影响,钢材需求锐减,价格也从10月份的6065元/t快速降至5422元/t,由此开启本轮下行通道。

之所以认为行业进入了下行通道或下行周期,主要原因是占钢材消费比重近35%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趋于饱和,很难再维持近年来建筑钢材消费水平,更难提供消费增量,除非有重大调整(如快速大规模推行钢结构建筑),钢材消费量和价格的较大幅度增长短期内已经不具备支撑条件。

2022年以来,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,主要发达经济体掀起加息潮对抗通胀,全球经济增速持续下滑,钢材需求明显萎缩,但原燃料采购成本较长时间处于高位,特别是焦炭已经成为又一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。钢铁市场呈现供给减量、需求收缩、成本上涨、利润下滑等特征,钢材价格持续下行。总体看,今年钢铁行业已经度过最艰难的7月份,8月份实现小幅抬头,9月份进一步回升,全年将保持盈利,但下行趋势没有改变。考虑到疫情、地缘政治、置换产能逐步落地等因素,明年如无重大利好,钢铁行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。

二、应对策略与建议

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,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,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当前中国钢铁工业正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关键时期,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全球性的,但也蕴含着无限发展机遇,是中国钢铁工业引领全球必须要攻克的难关,需要政府、行业和企业勠力同心,共同应对新形势、新挑战,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。

(一)政府层面

一是继续实施产能产量双控,积极探索调控新方式。如畅通产能指标、产量指标、能耗指标等要素流动通道,优化要素资源配置,支撑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;引导底单外产能、统计外产量合规化或有序退出;适时引入合理产能利用率指标,从产量端缓解批建不符等建设端监管困境等。

二是进一步鼓励支持优势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,包括跨区域、跨行业、跨所有制及产业链重组,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促进产业链耦合发展,支撑优质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,发挥更大的重组整合协同效应。

三是加强原燃料保供稳价力度,如进一步加强国产铁矿石和废钢资源保障,适度放开焦煤企业限产管理。

四是鼓励高端产品出口,充分发挥中国钢铁产品竞争力优势,稳定并提升高端产品全球市场份额。

五是优化钢材消费结构,推动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。如大规模推行钢结构建筑,经初步测算,若考虑80%新增公路桥梁和70%房屋采用钢结构,年用钢增量将达到亿吨量级(基于2021年数据测算)。

(二)行业层面

一是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、引领性作用,推动下游行业广泛引用钢铁行业相关标准,畅通钢铁应用通道。

二是加快推动钢铁材料替代,如钢制公共设施、家具、餐具等,也包括钢结构建筑。

三是组织协调产业链各方,加强钢铁材料基础和应用研究,促进关键共性技术、新材料研发、高端装备等实现重大突破。

四是坚定信心,保持战略定力,坚持高质量发展,持续推动钢行业能效提升、智能制造、绿色低碳等重点工作。

(三)企业层面

一是以极致能效为主线,开展技术创新、产线升级、管理优化等相关工作,实现节能降碳协同发展。

二是充分把握下行期的发展机遇强身健体。不同于上行期企业要积极生产和固本培元,下行期侧重于降本增效、技改升级、兼并重组等,如2015年建龙集团成功整合500万吨规模的山西海鑫钢铁集团。

三是以拓展生存空间为导向,及时谋划转型突破提升。如传统建筑用钢(钢筋和线材)需求下降,相关企业须及时调整发展战略。

四是积极推进数字化、智能化进程,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、管控能力和产品质量,逐步建立卓越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。

五是坚持“三定三不要”[1]原则,积极应对,在市场冲击中获得新的成长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[1]:“三定三不要”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、执行会长何文波基于当前市场形势,向行业推荐的经营原则:即以销定产,不要把现金变成库存;以效定产,不要产生经营性“失血”;以现定销,不要把现金变成应收款。

三、结语

“十四五”钢铁行业已经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,但下行深度和周期长度都不会超过“十二五”时期。经过“十三五”以来持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钢铁行业竞争力和抗压、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,全行业应保持战略定力,坚定不移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(以上为节选内容,全文详见《世界金属导报》41期头版文章《我国钢铁行业五次典型下行历程分析与本次下行应对探讨》)



版权与免责声明
【1】本网站凡注明“学会秘书处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,并注明“来源:四川省金属学会”。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【2】本网站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学会秘书处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作品内容仅供参考,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。

关闭
二维码

关注学会
微信公众号

二维码

访问学会
手机版